四川短翅莺(Locustella chengi),又称四川灌木莺,是在四川峨眉山发现的新鸟类物种,外形与高山短翅莺近似,叫声不同,分布于陕西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北及湖南等地区海拔1000~2300米的山区。
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学名: 四川短翅莺 界: 动物界 门: 脊索动物门 纲: 鸟纲 目: 雀形目 科: 鹟科来自瑞典、中国、越南、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DNA分析,分析显示上述两种莺鸟关系很近,可能在85万年前有统一祖先分离出来。
这种四川短翅莺被起名为“Locustella chengi”,纪念中国鸟类地理学的开拓者郑作新(Cheng Tso-hsin),他也是中国现代鸟类学的奠基人之一。[1]
这种莺不鸣叫的时候几乎不可能看到它们。这种四川灌木莺非常隐秘、在密集的植被中贴近地面悄悄地走动,非常难被发现。当它们鸣叫的时候,人们从很远就能听到。这种四川灌木莺(Locustella chengi)比它的近亲高山短翅莺(the russet bush warbler)的叫声更尖利。2014年研究人员发现,这两种莺出现在同一座山上。它们的大小略有不同,但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不同的叫声。[2]
四川短翅莺主要在海拔1000~2300米的山区进行繁殖,其冬季活动区域尚未可知。
四川短翅莺主要分布在陕西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北及湖南等地区,繁殖期为5月前后。因为四川短翅莺的栖息地类型广泛,该鸟种的生存尚未收到太大的威胁。[1]
详细的词条描述,请参考鸟类百科全书词条:四川短翅莺